老子認爲方位藝術是務實可行的養生方式
我們傳統文化中講道、德、仁、義、禮、信、忠、孝……講的侃侃而談,而對珍愛生命卻說得極少。道祖老子最早提出了“貴己”思想。“貴己”就是把保全生命最爲根本,道教認爲外物既可以養生,又可以傷生,而保全生命的方法在于正确地處理人與外物的關系。住宅的方位藝術,就是聖人對于外物“利于性則取之”的集中表現。老子認爲隻有居善地(風水寶地)才能有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等一系列的安和樂利,福壽康甯。老子提倡的“道法自然”、“長生久視”、“上善若水”等,注重生态的和諧,保持身心健康,追求延年益壽,将住宅方位藝術提高到了哲學的層次,對人們修身養性的啓示,有深刻的影響。
商聖注重空間藝術,商人相信并崇拜風水是有傳承的。
風水學講究空間方位的觀念,在先秦建築中就注重空間方位藝術,而且實例汗牛充棟,限于篇幅,僅以“商聖”、“财神”範蠡幫助越王勾踐築城,并最終成爲“春秋五霸”之一。《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記載:越王勾踐從吳國被放回來後,卧薪嘗膽,爲了報仇,首先做的第一步就是按照風水空間方位概念修建城池,而此項工程的設計師兼總工及項目經理就是後來“富可敵國”的範蠡。範蠡仰觀天文,“象天設城”效法紫宮建小城,周千一百二十步,一圓三方。西北方立龍飛翼之樓,以象天門。東南伏漏石窦,以象地戶;陵門四達,以象八風。外郭築城缺西北方,以表示臣服吳國。範蠡說:“臣之築城也,其應天矣,昆侖之象存焉。”越王說:“寡人聞昆侖之山,乃地之柱,上承皇天,氣吐宇内,下處後土,禀受無外。”範蠡說:“君徒見外,未見于内。臣乃承天門制城,合氣于後土,嶽象已設,昆侖故出,越之霸也。”這證明,當時人們注意把天文與地理對應,選擇方位,分别賦予文化的含義。
日本住宅方位是值得借鑒和學習的
《内經·靈樞·逆順肥瘦》曰:匠人不能釋尺寸而意短長,廢繩墨而起水平也;式人不能執規而爲圓,去矩而爲方。工匠不能依尺寸而随意定長短,不能不用繩墨而求平直,不能不用規而畫圓,也不能抛開矩而畫方。而住宅的方位,也有明法、度數。八卦就是住宅方位中藝術的精髓。日本的家相學中,最核心的内容便是我國哲學中的方位角體系及其在住宅朝向和房屋配置中的安排。家相最主要的著作是《相家》,住宅方位和住宅形式體系,大多直接參考此書。《相家》一書采用八卦方位,即四聖和四隅,也就是我國所稱的四正和四維。日本作爲全球長壽國家之一,長壽與其住宅内方位布局是有不小關系的,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方位藝術開始流行的最早記載
講述八卦之前,有必要先說先陰陽。陰陽一詞最早見于《詩經·大雅·公劉》:“笃公劉,于胥斯原”,“既溥既長,既景(影)乃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這說的是周人的祖先公劉相土嘗水,觀察山川的陰陽背向,選擇營建住房。這說明至少周代便有了相土嘗水之術,公劉很注重測量居住環境,勘察山川形勢與水土之宜,辨方正位,看方向、流泉、濕燥,規劃營宅。這一記載,是中國方位藝術開始流行的最早描述。也是古代用木杆即圭表測日影—“景”以定方向即時令方法的最早記載,周代有專門官員負責測量。《考工記》,其中的“匠人條”記載:“匠人建國,水地以懸……識日出之景與日入之景。”《周禮》的大司徒、土方氏、馮相氏都是與相地有關的官員,周代用以測日影、正四時、辨方向、測量土地的器具即是土圭。